近年来,酒泉市各级宣传部门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身边榜样示范、乡规民约约束和生活礼俗教化,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激发社会治理内生动力,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一、弘扬核心价值,夯实思想道德基础。注重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知人晓”“人信人守”两大工程,利用线上线下各类社会媒介,大力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倡导美德新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宣传教育十大创建行动,在全市创建5个主题公园、12条主题示范街、7处主题示范广场、一批主题示范社区,所有校园醒目位置设立宣传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每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广大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
二、培树先进典型,彰显道德力量。以推进评选全国、全省、全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为切入点,组织开展“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感动甘肃·陇人骄子”“酒泉美德少年”“星级文明户”等系列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来自基层、来自普通群众、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美德典范。广泛组织开展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大密度宣传身边好人的爱心、善举,营造了学习模范、关爱模范、争当模范的良好氛围,有力促进了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三、丰富文化活动,涵育道德素养。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观赏中提高美德素养。深入挖掘酒泉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富有酒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民俗特色的纪念馆、博物馆等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实施“种下中华文化,收获子孙文明”为主题的“种文化”工程,在城乡各部位设置公民道德教育宣传牌、宣传栏、“文化墙”,图文并茂明示公民道德建设内容,让人们在文化氛围中接受道德洗礼。
四、开展道德实践,引领道德自觉。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深化拓展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秉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在巩固扩大玉门试点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等内容,通过“讲”“评”“帮”“乐”等方式,开展个性化、差异化志愿服务活动3万余场次,丰富了群众精神世界,增强了群众精神力量,提升了群众精神风貌,让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群众“心有所系、情有所寄”的精神家园。
五、开展文明创建,规范道德行为。将公民道德建设纳入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测评体系和评选表彰的管理办法,将公民道德建设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广泛开展文明创建,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组织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以测促改、以评促建,形成了共建精神文明、人民群众见贤思齐提升道德水准、全社会崇德向善提高文明程度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