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钟开斌:精准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这一系统工程

今年我国遭遇了1998年以来最严重的汛情,防汛救灾形势一度十分严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努力,今年洪涝灾害死亡失踪人数较近5年同期均值下降49.8%。目前,防汛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各地分秒必争部署落实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灾后恢复重建处在承上启下的位置,是灾害管理由非常态救灾转向常态防灾减灾的关键。做好恢复重建,直接关系到受影响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灾区的长远发展。积极稳妥做好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必须坚持精准善后、精准评估、精准重建、精准学习,切实把恢复重建变成新一轮灾害防备工作的开始。

救灾善后要精准。善始容易,善终难。抢险救灾应急措施的停止,并不等于整个救灾工作的终结。在停止实施抢险救灾应急措施后,仍需采取必要措施,巩固抢险救灾成果,避免发生各种次生、衍生事件,为尽快启动恢复重建,推动灾区和灾区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奠定良好基础。

停止执行抢险救灾应急措施,并不意味着导致灾害发生的原因、灾害可能产生的危害都已完全消除。在某些情况下,一起灾害还可能引发其他灾害,形成复杂的灾害链,产生系统性危害。实践中,在停止执行抢险救灾应急措施后,事态死灰复燃,发生次生、衍生事件或者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必须按照圆满善后的要求,认真做好善后工作,有效控制或彻底消除引致灾害的原因以及灾害造成的危害。

灾害损失评估要精准。灾害损失评估是开展精准恢复重建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才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灾害损失评估与灾后重建资金分配直接相关,作为理性经济人,受损方通常倾向于多报损失。如若灾害损失评估不够科学精准,无法保证恢复重建资金分配公平与权威,有关方面可能会“跑部要钱”。

在进行灾害损失评估时,要做到“软硬兼施”、综合考量,既评估因灾伤亡人数、需要安置人数和灾害中各种设施设备的损失情况、公私财物的损失情况等看得见、摸得着的 “硬损失”,也要评估灾害对灾区和灾区群众社会关系、文化、心理等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产生的危害、影响等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损失”。在方法上,灾害损失评估要“新老结合”、多管齐下,既要利用传统以人力为主的老办法,也要充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天上看”“地下探”“模型算”,增强灾害损失评估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

组织恢复重建要精准。在灾害损失评估基础上,要及时制定有关条例、指导意见或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稳妥、优质高效地组织开展灾后重建,力求灾区生活环境与社会环境达到或超过灾前标准。

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对照“物质生活充实富裕、精神生活幸福满足”的总体要求,同步推进硬性设施建设与软性设施建设,让灾区和灾区群众生活变得更美好。生产、生活、工作所需硬性设施的恢复重建,旨在重建物质家园、自然家园;社会关系、文化、心理等软性设施的恢复重建,旨在重建社会家园、精神家园。有效平衡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关系,抚慰灾区群众遭受重创的内心世界,是灾后恢复重建中一项持久“隐性工程”。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的软性设施恢复重建,避免灾区和灾区群众“外表华丽、内心脆弱”,遗留矛盾问题。

灾后学习提高要精准。灾害发生过程是一个暴露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则是一个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如何化危为机,从灾害中认真学习,比平时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好,也是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

在这方面,需要牢固树立“恢复重建是新一轮防备工作的开始”的理念,切实把恢复重建当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全面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新起点。对整个救灾过程,应耐心细致、客观公正评估,总结经验教训,聚焦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增强全面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升全社会安全韧性的对策。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灾害再次发生或有效降低灾害损失,真正“在历史灾难中实现历史进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案例教研室主任)

相关阅读
关键词: 钟开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