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的实践过程,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而脱贫致富离不开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思想问题的解决、思想素质的提升,因而它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摆脱贫困》第153页)。针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存在的错误落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立’与‘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不破不立、不立不破,相辅相成、殊途同归”(《摆脱贫困》第152页)。通过这种“破”与“立”,解决贫困群众的思想问题,这比解决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更重要,也更不容易。我国古代哲学家、心学家王阳明把人们的私心、贪欲、恶念等称之为“心中贼”,而把实际生活中的困难、问题、险恶等和占山为王的贼寇一样称为“山中贼”,提出“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观点。他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提出扶贫要与扶志相结合,扶贫首先要解决贫困群众的精神贫困问题,帮助他们树立志气、信心、勇气,以思想的解放促物质生活状况的改善,是完全一致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的思想,借鉴王阳明心学,本文作者认为在扶贫工作的思想建设上,最主要的是要抓好五“破”五“立”。
破安贫乐道思想,立穷则思变精神
在贫困群众中,有的人安贫乐道,不思进取,认为“穷有穷快活,富有富烦恼”“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泥窝”。这是贫困群众在思想上脱贫最大的拦路虎,是必须扫除的第一“贼”。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告别贫困的精气神,怕的是心甘情愿与贫困潦倒厮守一辈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宿命。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先扶志。”志是人的精神脊梁,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不竭的精神动力。毛泽东同志曾说,“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卷,第178页)。穷则思变就是要有甩掉穷帽子的决心、志气。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在生死契约上按下十八个红手印,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曾经食不果腹,只能依赖国家的救济和贷款勉强存活的小小村子,却在这十八个人的带领之下奇迹般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帮助贫困群众长志气、立穷则思变精神,使他们挺起精神脊梁,鼓足脱贫勇气,才能以不竭的精神力量去奋斗和拼搏,走上通向富裕的康庄大道。
破两眼向上思想,立自力更生精神
有些贫困群众,并非不想告别贫困、走向富裕,而是两眼向上,把变穷为富的希望寄托于上级救济甚至别人帮助上。他们“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不想干,更不想拼,心思和精力都花在争贫困帽子、跑扶贫资金上。有人对那种“等靠要”的人作了生动的描述:时时盼、天天叫,叫来牛牯和羊羔,刚刚入栏就卖掉。邀来三朋和四友,碰杯猜拳闹一闹。待到无米下锅时,又进城去向上要。对这种依赖“等靠要”脱贫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批评说,“有的人发展产业不积极,争当低保户倒是很积极,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完全变了味。俗话说,救穷不救懒,穷固然可怕,但靠穷吃穷更可怕”(《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第134页)。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一定要改变光靠外部帮扶、简单给钱给物的做法,引导群众把摆脱贫困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身努力上,帮助他们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做到脑用起来,心热起来,腿迈起来,手动起来,以爱拼才会赢的勇气、敢搏才能胜的劲头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美好生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民群众上线开店热情不断高涨,涌现出了一批有潜质的自孵化农民网红,通过直播带货形式帮助销售扶贫产品增收致富,这正是自力更生精神结出的丰硕成果。
破畏难苟安思想,立攻坚克难精神
任何人在干事创业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马平川,而是在矛盾斗争中砥砺前行。贫困群众在脱贫致富的征途上,碰到困难与阻力、风险与挑战是难以避免的。绝大多数人不怕艰难困苦,不惧狂风骤雨,比如,20岁遭遇车祸致高位截瘫的杨淑婷,自强不息,创办了城步万红花业和湖南七七科技有限公司,为当地残疾人及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目前公司产品畅销国内外。也有少数人不是这样,他们面对客观外界的困难以及自身的某些缺陷,一筹莫展、畏难苟安、无精打采、唉声叹气,完全失去了胜利的信心和勇气。这是又一精神障碍,是告别贫困又一思想之“贼”,如不破除,在脱贫路上就寸步难移,再好的打算,也只是水中月、镜中花。面对艰难困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当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当坐而论道的清淡客。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脱贫致富的征途上,贫困群众都要注意防止、破除畏难苟安思想,树立攻坚克难精神,勇做行动者、奋斗者。要有信心,看到前进道路上虽然有困难,但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有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我们完全可以战胜困难。要有勇气,要坚信“狭路相逢勇者胜”,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到楼兰誓不还”的劲头,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地与艰难困苦作斗争。要有方法,讲究斗争艺术,提高斗争本领。这样,就可以把一切艰难困苦踩在脚下,就能“踏平坎坷成大道”。
破以邻为壑思想,立守望相助精神
互相关爱、团结合作,这是中华民族延绵数千年的优良传统。这一优良传统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扶贫攻坚作为我国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也极需战斗在同一战线的同志团结协作、守望相助。然而,有个别人却是扶贫路上的“甩锅侠”,见好处就争,而把困难危险甩给别人,只图自己富,不愿看到别人走上富裕之路。这种以邻为壑的思想是他个人“优先”的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我们搞扶贫攻坚,最终是让所有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体现。而要让大家都告别贫困,就离不开团结合作、守望相助。团结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生命,是党的一切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保证。正如歌词所写:“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如果你把锅甩给他人,给他人添乱、对他人拆台,背离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最终也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此,我们一定要抵制和破除损人利己的以邻为壑思想,树立和坚持团结合作、守望相助精神,抱团取暖,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营造“朵朵鲜花竞相开放,万紫千红春色满园”的绚丽局面。
破半途而废思想,立奋斗到底精神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渐进波浪式推进的,是一个量变产生质变的过程。脱贫致富也是这样,它要经过长期的斗争、打拼,夺取一个又一个阶段性胜利,积小胜为大胜,这才有最终的胜利。然而,有个别贫困群众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认为自己船到码头车到岸,可以安心躺下睡大觉。这种半途而废的思想,是脱贫致富路上又一思想之“贼”,必须坚决予以破除。明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夺取了北京城后,领导集团忘乎所以,沉湎酒色,失去了警惕性,解除了精神武装,终致功败垂成。毛泽东吸取这一教训,谆谆告诫全党:“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毛泽东年谱(1983-1949)》下卷,第469页),提出要“永久奋斗”(《毛泽东文集》第二卷,第159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啃硬骨头、攻坚拔寨时,困难更大、担子更重,如果“抓一阵子、松一阵子,热一阵子、冷一阵子,就会‘沙滩流水不到头’”(《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第35页)。因此,要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在取得一些成绩后,决不能骄傲自满、乐而忘忧、麻痹大意、停滞不前。要认识到即使脱了贫,由于一些可预料以及难以预料的因素,返贫的危险仍然存在。何况,我们的富还刚刚起步,还是低水平的富,这条路是没有尽头的。我们只有继续打拼、永久奋斗,驰而不息、锲而不舍,源源发力、久久为功,才能到达光辉的彼岸。
(作者:付军明,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