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治理要闻 > 正文

青海省祁连县:“四个聚焦”打造乡村治理“同心圆”

青海省祁连县突出党建引领,坚持抓组织、强班子、提能力、促服务,疏通“神经末梢”,激活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治理精美精进。

聚焦组织基础筑牢“主阵地”

积极构建“一核四治四微”基层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领导,不断强化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织密组织体系。探索“支部出思路+党员当大户+能人进支部”“党组织+合作社+贫困户”的“双+”模式,建立产业链、脱贫攻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党小组132个,不断加强村党组织对各类组织、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心骨”。夯实组织阵地。累计投入3400万元项目资金,实施50个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每个党员活动中心平均面积达120平方米、平均室内温度达到24度。建成村民服务代办点45个、农牧民夜校45个、村民议事厅45个、农(牧)家书屋45个、文体活动室45个、村史馆7个、党员驿站5个,形成“一点一校一厅一屋一室一馆一站”阵地服务体系。打造多功能室。按照“一室多用”的要求,把党建、卫生、文化等配套服务项目引入村级党员活动中心,打造便民服务、村级卫生、文化活动等为基础的“百步”生活服务圈,使村级基础保障更加到位完善,党员活动场所服务功能更加务实管用。

聚焦班子队伍选好“领头雁”

围绕“三优三强三过硬”目标,从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等人员中推选村(社区)“两委”班子人选,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优化班子队伍结构。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9.5岁,同比上届降低2.2岁;35岁以下76人,同比上届上升7个百分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58人,同比上届上升36个百分点;女性73人,同比上届上升6.6个百分点,呈现出学历提升、女性提升、能人提升、年龄下降的“三升一降”的特色。交叉任职精益求精。推行村(社区)“两委”成员交叉任职,全县50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59名“两委”成员交叉任职,村(社区)“两委”成员之间交叉任职比例达28%,村“两委”班子职数从上届的390人减少到211人。“两书记一队员”治村。充分利用县直机关党组织的优势资源,选派“第一书记”“法治副书记”“扶贫工作队员”等力量,创新治理制度,提升治理能力,推进城市(社区)精细、农村精美、牧区精进的“三精”治理,使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更加突出。

聚焦党员人才打造“生力军”

盘活党员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及时就近为村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四培双带”增活力。把退伍军人、大学生毕业生、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党组织成员,把农牧区党员培养成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型党员,让村党组织成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负责人,使全县1441名农牧民党员成为乡村治理的“生力军”。教育培训提能力。分批选送10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村级后备干部,就读国家开放大学提升学历素质。充分发挥农牧民夜校、共享阵地、村史馆等资源优势,结合“党课开讲啦”“双色教育”等,组织村支部书记、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等,开展教育培训工作60期1000余人次,不断提升村干部治村带富能力。党员履职驱动力。创新开展走访慰问、选后一件事、双承双诺等“十个一”活动,鼓励引导农牧民党员在乡村治理中当先锋、作贡献,使党员队伍成为农牧区“最能奉献、服务最好、最能吃苦、技术最高”的先进群体,让“党员红”成为乡村治理的“最亮底色”。

聚焦服务机制破解“卡脖子”

按照政策帮扶、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的要求,培育“拼盘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见实效。发展集体经济壮筋骨。统筹用好专项扶贫、山东援建、产业扶持等资金2.14亿元,大力发展村级实体产业45个,实现效益3003.87万元,村集体经济均突破15万元,实行收入“五分法”,带动10394名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治理注入强劲动力。用活金融扶贫蓄水池。落实“530贷款”“党员带富基金贴息贷款”“扶贫专项互助资金”金融扶贫贷款资金8223万元,撬动社会资金3885万元,带动140名贫困党员和900余名群众实现脱贫增收。搭建服务平台解难题。打造党员风采录、党员红色书屋、道德红黑榜等服务群众平台,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持续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民情沟通和志愿服务固定日,定期召开“三会”(议事会、恳谈会、听证会)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