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与经验 > 正文

江苏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点亮江南水乡

江苏苏州太仓市东林村的千亩稻田长势正好,村里探索出将水稻秸秆制作成饲料、用生态饲料喂养湖羊、羊粪再加工成有机肥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模式,擦亮乡村绿色底色;常熟市海虞镇铜官山村30亩马鞭草呈现出一片梦幻的紫色,在进行人居环境改造过程中,该村充分尊重乡村自然风貌,住在这里的村民尽享田园风景;吴江区震泽镇规范农房建设,将乡村打造成苏式田园,发展乡村旅游,多种渠道扩大农民收入……

近日,记者走访苏州市看到,这里的乡村不仅有“粉墙黛瓦斜屋顶,千亩稻田白鹭飞”的田园景致,还实现了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87元的目标,预计今年年底全市村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1150万元。乡村振兴,苏州市交出了一份以特色田园乡村为主题的漂亮答卷。

注重生态发展 擦亮乡村生态底色

立秋时节,太仓市东林村水稻长势正旺。天刚蒙蒙亮,59岁的东林村合作农场场长徐雪其已经来到地头忙起来。他戴着遮阳帽,穿着长筒胶靴,在望不到边的田间行走,看到有稗草或千金草就伸手拔掉。“看这稻田多好看,长得齐整。”徐雪其看着稻田,充满自豪。这时,几只白鹭正从稻田上空飞过,真是个“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美丽乡村。

据介绍,东林村合作农场的高标准农田全部种植稻麦作物。合作农场目前有2000余亩农田实现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仅8人负责管理,水稻、小麦单产分别稳定在每亩1300斤、900斤左右。

东林村党委书记苏齐芳介绍,东林村坚持绿色生态发展,创新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村里引进秸秆收集打捆机,将农场产生的稻麦秸秆全部集中回收;建设饲料厂,把回收的稻麦秸秆加工成牛羊饲料;建立生态羊场,用秸秆饲料进行喂养;建成肥料厂,利用羊场粪便生产有机肥,最终还肥于田,形成“种植-秸秆饲料-养殖-有机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链。

记者在东林村看到,这里的羊圈内有3000多只湖羊,牛棚里有70多头肉牛,堆肥塔在生态羊场的一侧。在这里,牛羊粪实现就近堆肥发酵。不远处的秸秆饲料厂内,打包机将秸秆打捆成一个个长方形的白色包裹,秸秆就在包裹里完成发酵,最后被制成牛羊饲料。“1吨秸秆饲料可节约280公斤粮食。目前合作农场化肥用量比传统减少约40%,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9%提高到3.2%。”苏齐芳表示。

据介绍,在农村绿色发展方面,苏州市不仅对生态农场给予支持,还大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行动,关停禁养区内规模畜禽场户,推进非禁养区规模场污染治理,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连续3年保持在99%以上。另外,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治理方面,苏州市也做足功课,全市行政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占比达到100%,分类达标率达到94.97%。完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镇、村两级有机垃圾资源化处理站240个,日处理能力达到700余吨。多措并举,擦亮乡村生态底色。

保留乡村风貌 不搞大拆大建

常熟市海虞镇铜官山村景色旖旎,青山葱翠,农舍俨然,村内小桥流水、亭台飞檐……戴着遮阳帽、骑着电动车的村民穿行在乡村小路上。

铜官山村党委书记程刚介绍,该村原来叫七峰村,因为村域里有7座山峰而得名。这里曾经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民依靠开山采石谋营生,7座山峰竟被挖去4座半,老百姓的日子也没好起来。近年来,海虞镇启动了铜官山生态保护修复等工程,自然环境得到提升。随后,村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一开始,村民们对改善环境的积极性不高,尤其是房前屋后的乱堆乱放,靠村干部一张嘴挨家游说,总是解决不了。为激发村民改造村庄环境的热情,村委会组织村民代表到周边美村典范参观。村代表回来之后,我发现村民对这项工作积极起来。”程刚说。

铜官山村在尊重乡村肌理的基础上,围绕农耕文化进行了整体规划,放弃观赏花卉,而是种植了更实用的向日葵花、马鞭草;不大拆大改,只是立起了倡导农耕文化的水幕墙,在村里的小河上架起精致木桥;不大量占地搞旅游,只修了能搭载儿童穿行于玉米地的小火车……村民告诉记者,近两年村里环境好了起来,自己住在村里非常惬意。不少城里人来这里参观游览,房子能租出好价格,茶叶蛋、煮玉米也卖得不错。现在大家对改善环境的劲头可大了,修房子都要琢磨琢磨怎么修才好看,什么颜色的墙体和周围环境搭配。

铜官山村的30亩马鞭草已经呈现出成片的紫色,与薰衣草有异曲同工之妙,成为网红“打卡”之地。“我们没有种洋气的薰衣草而是种植马鞭草,因为马鞭草好养活,且有药用价值,是我们村种植业的一部分。”程刚介绍。据了解,铜官山村的水稻种植非常发达。“我们村有耕地5000余亩,其中水稻3200亩,还有苗木基地、果林、茶叶园。农村搞建设,不能全部套用城市手法,要尊重农村原有风貌和农民的生活习惯。”程刚表示。

村里人都说,以前村里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往城里走,现在不少人往村里跑,餐饮店、茶社、民宿也都兴办起来。程刚介绍,目前铜官山村的常住人口比户籍人数多1000多人。

铜官山村的蝶变只是苏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目前,苏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已建设美丽庭院示范村10个、美丽庭院2000户,美丽菜园示范村20个,美丽果园示范村10个,建成美丽乡村健身公园20个。

规范农房建设 让苏式建筑成为亮点

古典苏式建筑有粉墙黛瓦坡屋顶等特点。在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采访时,记者看到这里的农村民房虽然大小不同,但风格统一,都是苏式建筑。配合村庄内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和成片的农田,颇有美感,一座座村落宛若“苏式园林”。

震泽镇党委书记顾全介绍:“我们在重点村聘请驻村设计师,按照20余种蓝图推进农房改造工程。村民改建民房,就在这些现成的设计图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进行建造。老百姓节省了设计费,而且统一规划了乡村风貌。”

记者看到,这套设计图纸内大多数是两层加阁楼的建筑,面积按照宅基地面积来区分,由200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不等。设计图纸对建筑地表标高、檐口高度、出挑宽度都有要求。最显著的特点是,这套图纸的风格都有苏式建筑特征,墙面以白色为主,屋顶为黑色斜坡,中轴对称样式,门窗外框为深色。“乡村面貌中建筑是重要的环节。农房统一风格之后,我们以公园的标准来打造乡村,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让乡村更有意境。”顾全介绍。民房建筑统一风格之后,乡村风貌有了明显改善,营造出“洁净、宁静、意境”的乡村底蕴。

如今,走在震泽镇的乡村,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苏式民居高低参差、错落有致,村里的小河上架起古香古色的桥梁,飞檐的亭子沿河岸而立,一幅“清晨薄雾笼罩,鸡犬相闻;傍晚落日熔金,炊烟袅袅”的江南水乡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我们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对全镇83家温室龟鳖养殖场进行了专项整治,小散养殖全面清退,还对‘散乱污’的小企业也进行了清理。低效能的小企业、小作坊都开不下去了,老百姓的收入从哪里来?乡村环境改善后,我们看到了商机。”顾全表示,震泽镇运用市场化手段加强旅游标准化、精细化建设管理,引入餐饮民宿经营主体,开发蚕桑研学、水果采摘等丰富多彩的游玩项目,增加湿地片区接驳交通便利度,优化小火车观光线路,将各景点串珠成线,“风景”一步步变成农民的“钱景”。

据介绍,震泽镇从多条途径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土地流转,让农民享有稳定的土地租金;通过资源收储公司租赁闲置农房,增加农户房租收入;通过支持农业合作社,打响农产品品牌,推进“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2021年,震泽镇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农民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全镇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38万元。

记者了解到,苏州市将“加快推进村庄规划和农房改造,深入推行驻村设计师和工程师‘一村两师’服务制度”写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村庄设计、建设和管理水平。

据悉,2020年开始,苏州市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统领乡村建设,建立了特色精品乡村、特色康居乡村和特色宜居乡村建设体系。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苏州市强调尊重乡村的既有肌理,注重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农业的发展,以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点亮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