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镇安县构筑“六长管理”农村社会治理长效机制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镇安县紧扣县情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绿色转型为主线,以脱贫攻坚为目标,坚持把为民服务贯穿于党的群众工作始终,创新建立“六长”管理的模式,真实掌握民情民意动态,体察百姓安危冷暖,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做好农村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一、建立“六长”管理的背景与起因

镇安地处秦岭南麓,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革命老区县。全县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辖15个镇办、154个村(社区),总人口30.26万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群众的民主观念、权利意识明显增强,利益诉求复杂多元,矛盾纠纷日益凸现,对社会管理带来诸多难题与压力,如何创新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就成为县委县政府亟待探索和破解的重大实践命题。通过深入调查、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立足县情实际、坚持因地制宜,聚焦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精准发力、精准施策,开展了助推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实施林长、河长、田长、路长、社长、户长“六长”管理的乡村治理实践活动。工作实践中,坚持工作目标接近群众、工作力量依靠群众、工作方式适应群众、工作效果惠及群众,推行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抓住乡村治理的着力点,扭住乡村治理的关键点,找准乡村治理的切入点,打通了乡村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乡村治理与人民群众的无缝对接,为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操作、可借鉴、可复制的做法。

二、建立“六长”管理的实践与做法

(一)突出“三大重点”,明确工作目标。

突出环境环保。环境保护既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群众的迫切愿望。该县通过设立河长、林长、路长“三长”管理满足群众期盼,即:对全县河流按县界、镇界、村界设立了三级河长,实现了河道有人管、垃圾有人清、污染有人报、汛情有人防的工作目标;对全县林地按权属和地域设立了林长,实现了常巡查、常利用、常报告,无砍伐、无灾情、无猎杀的工作目标;按地域划分设立了路长,实现了道路有人管、垃圾有人清、杂草有人除、危险有人报的工作目标。

突出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发展经济,改变生活现状,仍然是广大群众最大的期盼。该县通过设立田长、社长“二长”管理实现群众愿望。即:以村为单位,设立田长,实现了常巡查、常报告、常利用、无破坏、无占用、无灾情的工作目标;社长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由群众自愿组织确定,实现了科技知识共学、致富项目共建、小额信贷共担、经济效益共享的工作目标。

突出平安和谐。2020年以来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民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极端天气下重复出现的疫情、火情、汛情交织在一起,群众最大的愿望就是平安和谐,实际工作中该县借鉴西口回族镇岭沟村联保户长的成功做法,实行十户联保,实现了矛盾纠纷联调,安全隐患联控,困难家庭联帮,产业发展联建,优美环境联创工作目标。

(二)实施“三个整合”,凝聚工作合力。

按职责整合干部力量。全县四条主要河流乾佑河、县河、旬河、唐家河河长分别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镇域内河流由镇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担任,村域主要河流由村“两委会”成员担任,镇村的路长、林长、田长分别由镇村的分管领导担任。仅西口回族镇就确定了河长11名、林长10名、田长10名,按照职责全面夯实工作责任。

按志愿整合党员力量。在“六长”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以志愿者的名义报名参加,担当“六长”管理的协管员,党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仅岭沟村就有20名党员报名参加担当协管员。

按需要整合群众力量。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根据“六长”管理需要,在贫困户中确定了护河员、护林员、护路员,西口回族镇共确定护河员47名、护路员52名、护林员125名,既解决了管理需要,又增加了贫困户稳定收入,田长、社长、联保户长具体管理人员在受益群众中推荐。

(三)创新“三项机制”,规范工作管理。

创新管理机制。在“六长”管理过程中,开发了直查直处软件,建立了直查直处平台,“六长”每日早晨7时向直查直处平台报告巡查情况,“六长”管理所长随时通过可视电话抽查“六长”管理的实际情况,依据抽查的实际情况直查直处,做到无死角死面,保证了管理更加科学,群众更加认可。在联保户长管理工作中,完全推广了岭沟村和谐大院管理中的院落小黑板、信任微信群、院落明理室等一些非常成功的管理机制,这些管理机制都是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通过创新机制寻找到了政府和群众的最大公约数

。创新考核机制。考核是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只有公正考核才能功过分明,对“六长”管理全面实行量化积分考核,考核结果与镇村干部工资挂钩,与公益岗位人员绩效工资挂钩,与党员评议和评优树模挂钩,通过考核每季度命名红旗路段、绿色河流、和谐大院、效益合作社、安全防区、高效园区。在联保小区还建立了光荣台和五星评比机制,考核机制大大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正在乡村治理工作中形成。

创新保障机制。保障是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坚强后盾。为了保证工作的顺利实施,落实了组织、人力、财力各类保障措施。一是落实组织保障,成立了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助推“五治”融合、实施“六长”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考核先进的“六长”逐级推荐组织部门使用,对工作突出的联保户长,作为党员和村组干部培养。二是落实人力保障,镇村成立了抢险工作队,村设立了公安便民服务室。三是落实财力保障,在村设立了社会管理爱心超市,筹措各类资金用于考核兑现。

三、建立“六长”管理的成效与反响

镇安县助推“五治”融合、实施“六长”管理以来,始终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为落脚点,实现了“三大成效”,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惠及群众。近年来,镇安县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无邪教创建示范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等荣誉称号。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对“六长”管理的做法进行了报道。陕西省委乡村治理调研组来镇安调研时,对“六长”管理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将在全省进行推广。同时,镇安被确定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县。

生活环境更加优美。通过河长、路长、林长的实施,落实治理责任,强化了治理措施,河道道路无垃圾、无污水、无杂草、山林无砍伐、无猎杀、无火情;联保住户,坚持一周一次集中打扫卫生,实现了扫干净、摆整齐,洗干净、穿整齐,清干净、垒整齐,厕美有型、圈美有栏、院美有花,群众过上了山在水中,水在心中,人在画中,美在心中的美好生活。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通过实施田长、社长管理,充分发挥承包土地的作用,实行“三变”改革,积极加入合作社,把产业做大做强,仅西口回族镇通过落实田长、社长责任制,共流转土地15000多亩,种植赤芍、金银花等中药材,一到春天,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群众流转土地,既得了地租,又能就近务工,当了产业工人;美好的自然环境,办成了农家乐。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成型的华山松、五味子、香椿统一流转集中管护,2020年,50000亩华山松实现了年产值2000多万元,30000亩高山五味子实现了产值600多万元,将200亩下湿地集中流转,建起小龙虾基地,年产值200多万,800余户2000多贫困人口在产业基地、扶贫工厂、合作社入股分红,使贫困群众稳定收入不断增大。

社会大局平安稳定。实施十户联保以后,达到了社会管理最后一公里,民选、民评、民管乡村治理机制,解决了过去政府想管而管不好,想管而管不了的问题,将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在无声中融为一体,在防疫、防火、防汛等这些公共管理事务中都发挥了无法取代的作用。防疫期间,在全镇建立300多个10户联保团体,尽管西口回族镇东临湖北疫区,西临旬阳小河,因10户联保机制的实施,保证了全镇无一例感染。

2020年4月1日晚,阵阵冷风呼啸而来,熟睡的岭沟村支书项行平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项支书,不好了,贫困户张军锋家着火了,张家锋不在家,74岁老人齐显风困在家中,请你们赶快安排来人抢险”。这是四氏大院联保户长李兴余的声音,项支书立即电话通知所有的村干部、青壮劳力,赶赴火场,火苗已窜出房顶,老人还困在家中,大院的住户已被联保户长李兴余组织好,有的破门寻找老人、有的翻越高墙制造隔离带,大院所有人不顾个人安危参与抢险。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大火被扑灭,齐显风老人被救出。看到已扑灭的烟火,现场所有人都有些后怕,假如火险没有被大院值班的村民发现,假如大院群众第一时间没有联保户长的组织,假如村支书组织人力没有第一时间赶来增援,假如四氏大院没有实行联保户长机制,那么一切不该发生的灾难将会成为现实。

四、建立“六长”管理的探讨与启示

启示一:构筑为民服务“六长”管理机制,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勇于创新。深化改革是破解一切难题的必由之路,勇于创新成就事业的不竭动力。镇安县把“六长”管理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突破点,创新推行三级联动信访、人民调解大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以奖代补等机制和制度,使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改革创新的红利,激发了创业活力,凝聚了发展正能量。

启示二:构筑为民服务“六长”管理机制,必须坚持源头抓起、筑牢基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国家的和谐。镇安县通过“六长”管理,把思维的重点转移到每家每户,把工作触角延伸到每家每户,把破解难题的措施落实到每家每户,着力破解群众最关注的上学、看病、饮水、行路、住房等难题,努力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真正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

启示三:构筑为民服务“六长”管理机制,必须坚持帮扶弱势、共同富裕。帮扶弱势群体是公平正义的具体体现,走共同富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镇安县面对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情况不同、天赋差别、能力大小而造成的贫富不均现象,按照脱贫攻坚要求,精准施策,精准帮扶,实现了陕西省第一个脱贫的深度贫困县。

启示四:构筑为民服务“六长”管理机制,必须坚持转变职能、改进作风。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战斗堡垒,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推动者。镇安县通过“六长”管理,变干部被动驻村为主动服务、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上级压下级解决问题为上下联动解民难,开通了民情“直通车”,实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下派镇上的科级干部和有经验的干部到村(社区)任支部第一书记,夯实“堡磊”基础。落实民情日记、民事代办、挂牌上岗、当日接访等五项制度,践行群众路线,优化干部作风。

启示五:构筑为民服务“六长”管理机制,必须坚持民意入政、科学发展。发展是永恒主题,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总钥匙”。镇安县通过“六长”管理制度,依据群众所思所想所望所盼,民意入政、科学决策,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大县、旅游休闲名县、资源循环强县”的目标定位,实施科教兴县、工业强县、产业富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坚持产业带动、城镇带动、项目带动不动摇,大力培育生态旅游、现代材料、绿色产品、清洁能源、品牌劳务“五大”支柱产业,强力推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和突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