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汝州市:着力绘就“三张图”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

按照中央、省委、平顶山市委关于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工作要求,汝州市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强力推进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至2020年底,汝州市高标准建成了集社会治安联防联控、网格化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基层平安联创等7大项工作职能于一体的市级综治中心。全市21个乡镇(街道)、463个村(社区)全面完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上下联动,一体化运行,全面推进平安汝州建设,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建设,有力维护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特别是2020年,我市公众安全感指数达97.21%,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157个县(市)区排名46位,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高度重视,统筹协调,高标准完成综治中心硬件建设“竣工图”

为扎实推进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市委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80万元,强化经费保障。市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13次工作推进会,8次试点观摩学习会,对此项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协调推进。

市级层面,市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市委政法委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市级综治中心的选址、机构编制、人员分配、功能室设置等问题,积极协调市委编办、市信访局、市事管局、市税务局、市公安局等单位,统筹推进市综治中心的设立工作。目前,机构编制方案已经市委编委审批通过,市综治中心为正科级事业单位,设置财政全供事业编制11个,主任1名(正科级),副主任2名(副科级)。市综治中心按照“四室一厅三中心”的规格建设,设置综合协调室、监控研判室、法院速裁室、网格化管理室等4个功能室以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中心、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中心、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和群众接待厅。市综治中心在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抽调法、检、公、司、信访、城管、应急、地矿、国土、住建、环保、教育、卫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派员入驻,参与工作开展。

乡镇级层面,严格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 33200-2016)的标准,按照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原则,在21个乡镇街道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乡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按照四室一厅(综合协调室、治安防控室、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咨询室、群众接待厅)的标准进行设置,有条件的可参照市级综治中心增设相关功能室。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综治中心主任,政法委员兼任副主任,整合司法所、诉调工作站、派出所、民政所以及信访办等部门的力量入驻综治中心开展工作。截至2018年底,全市21个乡镇街道按照“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设备、有台账、有挂牌”的标准,全部完成综治中心硬件建设。

村级层面,自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配套奖补资金8000万元,按照“6室1厅1广场+N”的标准,通过新建、扩建和改造提升的办法,在全市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分三批完成全市459个村(社区)活动场所的标准化建设。利用此有利时机,市委政法委要求已完成村室建设的村(社区)同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统一制作门牌、制度版面、台账记录本等,发放至各村级综治中心,定期督导检查工作开展情况,并将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纳入综治和平安建设年度考核,目前,全市463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全部按照两室(治安防控室、矛盾纠纷调处室)的标准进行设置,有条件的可参照市级综治中心增设相关功能室。村级综治中心由村(社区)支部书记担任综治中心主任,村(社区)两委干部、驻村(社区)民警、网格员、人民调解员、社会工作者、平安志愿者等积极参与做好相关工作。

二、健全机制,强化保障,构建三级综治中心高效运转“流程图”

(一)加强队伍建设,解决“谁来干”的问题。2020年,在全市范围公开遴选291名财政全供事业编工作人员充实到乡、村两级综治中心,从事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市委政法委通过借调、公开选聘等形式,充实26名事业全供及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到市综治中心开展日常工作,实现了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

(二)科学定位职能,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围绕统筹、协调、指导、督促全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将市综治中心定位为全市社会治理的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紧扣社会治安联防联控、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重点人员联管、基层平安联创等职能,将镇(街道) 综治中心定位为基层治理枢纽平台,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会治理网络。将村(社区) 综治中心定位为一线实战平台,紧盯与群众联系紧密的社会治安、矛盾纠纷、便民利民等工作中存在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堵心事,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健全工作机制,解决“怎样干”的问题。

一是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了首问负责、协调配合、工作例会、情况报告、考核评价、日常管理等6项工作制度,把市综治中心日常工作划分为综合协调、网格化管理、市域治理三大项,每项工作明确一名政法委机关股及以上工作人员具体牵头负责,其中,综合协调组主要负责日常事务办理、文件起草印发、社情民意调查等工作,网格化管理组主要负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工作,市域治理组主要负责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建设、基层平安创建等工作。各组之间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会治理工作。二是构建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网格化、信息化建设,构建以综治中心为平台、以网格为治理单元、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工作体系。全市21个乡镇街道、463个村(社区)共划分网格2248个,“雪亮工程”市级平台实现试运行,市、乡两级综治视联网实现全覆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推动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做好信息核查、政策宣传、形势研判、诉求解决、风险化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强化督导考核。2017年以来,汝州市坚持把乡村两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项目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核,细化考评指标,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挥棒”及“风向标”作用,引导各级综治中心争先创优。市委政法委、市综治中心抽调人员成立5个督导组,由政法委班子成员带队,分片包乡,对乡村两级综治中心治安巡逻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共安全防范等工作开展常态化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三、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展示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效果图”

2020年以来,汝州市依托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全年未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刑事治安案件、“民转刑”案件、公共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2020年度,我市公众安全感指数为97.21%,全省排名46位,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为96.26%,全省排名88位,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1个位次。

(一)深入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持续加压推进

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依托市综治中心,抽调精兵强将,建成了19人的工作专班,召开全市动员部署会议,对我市的创建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印发《中共汝州市委办公室 汝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的实施意见(试行)》(汝办〔2020〕30号)工作方案,把各项工作分解到21个乡镇(街道)和65个市直委局。为扎实推动工作,组织全市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开展了全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村(社区)现场观摩活动,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打分点评的方式,使大家互相观摩交流,为进一步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优化全科网格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深入贯彻落实平顶山市委、市政府“五个一”城市社区治理工作机制要求,将全市城市建成区域划分成200个网格。通过“党员自荐、楼栋党员推荐、支部确定人选”的方式,从社区志愿者、在职党员、退休干部中选拔配备200人担任兼职网格员。建立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社会治理、反腐倡廉、城市治理、环境保护、国防教育等各类网格,把基层组织建设、社会治安治理、环境卫生改善、小广告治理等工作纳入网格管理,推动多网融合、全科管理。同时,加强互联共建,推进198个驻社区单位党组织与24个社区结成对子,80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有效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

3、不断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一是大力开展治安巡逻防控工作。乡村两级综治中心治安防控室均建立了不少于15人的治安巡防队伍,坚持重点时段、在城乡重点部位进行治安巡逻。公安机关组建了40人的铁骑队、200人的夜鹰巡逻队,开展日常巡逻防控;同时组织200余名警力,开展“警灯常亮”行动,每天晚上在广场、公园、车站等重点部位及主要路口实行常态化巡逻值守,构建了以公安部门专职巡逻、治安巡逻队义务巡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治安巡逻体系,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二是进一步深化“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在全市463个村(社区)全部配备包村干警,兼任所驻村(社区)综治中心副主任,协助村(社区)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工作等工作,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天,每月走访群众不少于20户(人),促进包村警力下沉基层,深入群众,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法部门的职能作用和包村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切实保障了我市治安环境和谐稳定。三是推动实施公共视频建设项目。在全市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建成治安高清监控点位1432处、微卡112处、人像识别系统201处,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同一平台、全面监控”的技防体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展“鹰城云眼”“平安乡村、雪亮入户”等项目建设,目前已建成并接入平台云眼前端2570路,全市共有182个村完成了“平安乡村、雪亮入户”工程建设任务,累计建设监控点位1132个。投资1.5亿实施汝州市雪亮工程及智慧交通项目,包含提升基础公共安全视频联网覆盖面的雪亮工程、完善城市交通基础的智慧交通项目、提高交通局执法能力的非现场执法系统,实现全市视频监控点位全覆盖,新建社会资源接入平台,提高社会治理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在新建路段、危险路段建成信号控制、电子警察、智能卡口、黑烟检测、路口鸣笛抓拍、高空瞭望等系统对现有设备完善提升,目前该项目已开工。

(二)持续加强平安汝州建设基层基础工作

1、实施以奖代补,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责任

组织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大力开展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筛查,把以奖代补和肇事肇祸保险所需资金全额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完善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救治救助保障体系,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截至目前,我市已经鉴定三级或三级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46人,全部签订了以奖代补监护协议,均办理了精神病人伤人政府救助保险,市财政将以奖代补资金100万元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2、持续推进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

将预防未成年人溺亡专项治理工作列入年度平安建设考核,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层层召开会议,安排部署防溺水工作。通过不断夯实工作责任,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员等环节,对全市范围内河、湖、坑、塘、水库等重点区域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悬挂设立警示标牌1584处,安装防护栏16927.4米,配备溺水救生设施1369套,每个乡镇(街道)、行政村均建立了不间断值班巡逻制度,每一处水域、每个时间段都明确了责任人,严防死守,累计在全市187个北汝河河道下河口和重点水域设置巡逻值班点344个,水利局河道管理所专门抽调14名工作人员安排两台巡逻车辆,保障工作经费,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在汝河沿岸巡逻。

3、强化源头治理,着力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化解

连续组织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暨命案防范百日行动、涉疫情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第二轮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暨命案防范百日行动。先后印发了《汝州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暨命案防范百日行动方案》(汝平安办〔2020〕2号)、《关于开展涉疫情矛盾纠纷集中排查化解专项行动的通知》(汝平安办〔2020〕5号)、《关于在全市开展第二轮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暨命案防范百日行动的通知》(汝平安办〔2020〕8号)等文件,明确了专项行动的目标任务、时间步骤、任务分工、工作要求,加强对辖区和行业系统因疫情引发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全市各乡镇(街道)、相关责任单位也全部制定了本辖区、本单位(本系统)实施方案,抽调人员成立专项工作组,对本辖区、本单位(本系统)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摸底排查,建立调处化解台账,每月对账、督办,直至化解销号。对积怨较深、具有“民转刑、刑转命”倾向的矛盾纠纷,建立化解专班,实行专案攻坚、重点化解。活动期间,我市各级综治中心、各单位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237条,成功化解195条,化解率82.28%,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大局稳定。

4、深入推进“校园及周边安全建设年”活动

一是由市综治中心牵头,组织公安局治安大队、教育部门、市场监督、消防等单位深入辖区内的中小学、幼儿园,对校园周边环境、重点人群管控、涉校矛盾纠纷排查、校园安全管理、视频监控安装运行、防溺水、消防安全、食品卫生等进行了现场检查,期间共检查学校51所,其中幼儿园12所,中小学26所,市直学校13所,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个别问题隐患,现场下发整改通知单,责令相关单位进行整改,全力守护好我市校园及周边安全。二是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防控。由公安局治安大队负责,进一步强化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社会面巡逻防控,巡特警大队、交警大队在上、放学等重点时段加强治安巡逻,设置护学岗;各派出所强化对校园周边流动人口、出租屋、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管理,与辖区中小学已全部签订责任书。三是集中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将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是否存在网吧、歌舞厅、游戏厅等;校园周边是否有非法经营商贩、摊点、作坊、违章建筑等,是否存在出售非法出版物、贩卖“三无”“五毛”食品等突出问题;校园周边是否有吸毒人员、社区矫正人员、刑满释放人员和心理失衡、生活失意、行为失常人员等重点人员全部纳入排查范围,由各乡镇(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学校协调联动,对排查出的各类隐患及重点人员,按照职责分工将相关隐患批转给相关单位,确保全部整改稳控到位。

(三)建立常态化民意调查机制,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进一步健全汝州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运转机制,通过电话调查、入户走访等多手段、多途径开展常态化的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调查,征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督促责任单位对民众意见处理化解。2020年以来,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共成功拨打调查电话31226个,走访群众440户,收集群众反映问题275个,印发社情民意调查报告11期,收集的问题已全部反馈责任单位整改到位,为各乡镇(街道)、政法部门转变作风、改进工作、全面提升我市公众安全感和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提供有力支撑。

综治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加强综治中心建设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任务、是整合社会治理力量的关键举措、是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迫切需要。汝州市虽然在前期综治中心建设上先行一步,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如:市综治中心各科室工作协调联动不够顺畅,人员编制未到位;乡村两级综治中心专职工作人员不足,能力素质参差不齐;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实战化应用有待加强等。下一步,汝州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平顶山市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凝心聚力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进一步健全完善市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设,积极探索和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汝州、平安鹰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