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 正文

定西市亮新招!“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为基层社会治理开“良方”

核心提示: 不是“零敲碎打”,而是“系统推进”。近年来,我市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把推进基层社会高效治理作为保障平安稳定、推进民生福祉、助力追赶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探索创新“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之中,如何找到那一个解开“死结”的线头、那一把走出困境的钥匙?

不是“零敲碎打”,而是“系统推进”。近年来,我市在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把推进基层社会高效治理作为保障平安稳定、推进民生福祉、助力追赶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探索创新“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模式,做到大数据智治赋能、网格化联动管理、铁脚板落地服务有机统一,不断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刷新为民办事速度,提升群众满意度,推动社会治理各项指标实现整体提升!

“大数据”智慧赋能,为基层治理装上数字“引擎”

走进安定区内官营镇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一块硕大的视频监控平台大屏幕映入眼帘。在这块大屏幕上,一张张“数据网”实时、精细感知全镇35个村的“心跳”与“脉搏”,这正是全力运行着的“数字内官”大数据平台,也是该镇全力打造“雪亮工程”的一个生动实践。

该镇综治中心主任宋晓飞一边演示一边告诉记者:“工作人员通过监控一旦发现哪里有小车乱停放,通过‘话筒喊话’,群众马上就可以得知并立即挪车;一旦发现村民有乱丢垃圾的行为,也可以通过喊话纠正乱象,或通知清洁人员前来清理,保持整洁良好的村容村貌。”

记者注意到,不断闪烁更新的大屏幕上,以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数字大脑、数字党建、数字民生构成的五大板块将平台打造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天眼”,以数字化创新提升基层社会“智治”水平。

“我们以乡村治理数字化为方向,联合市电信公司开发建设了‘数字内官’大数据平台平台,实现对各类资源的分析共享和调用服务。同时,按照线上、线下充分衔接的原则,建立了‘户有扫码标牌、社有排查人员、村有接访中心、镇有联调机制’的信访诉求排查化解体系,进而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宋晓飞介绍说。

“数字内官”的运行,只是我市利用大数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市正灵活运用大数据这双“手”,发挥科学技术手段作用,用“一张网”把群众“身边事”、乡镇“头痛事”兜起来、兜到底,让大数据成为推动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质升级的“良方”。

鼠标一点,系统自动生成对问题发现、处置等情况的汇总,同时,就相关社会治理的各类问题形成各式各样的图表,为下一阶段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在市综治中心数据平台,这些已经成为看得见的事实。过去,社会治理的多样化、精细化发展一直是传统社会治理的重要难题。而今,依托技术革命和信息化支撑,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了“华丽转身”。

“市综治中心数据平台有数据收集、分析研判、预警预测和信息发布主要功能。”市综治中心干部任秉山说,通过平安甘肃信息化支撑管理平台,对网格员采集的各类基础数据及时汇总统计、关联分析、研判应用,并依托“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协同办理系统”和“风险预警智能系统”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及治安形势进行分析研判、预警预测、分流交办,形成集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研判、共享、实战为一体的社会治理运转体系,实现社会事务精准服务、社会事件精确调度、社会保障及时到位。

推进“智慧大脑”“智慧监管”“智慧安防”建设……我市充分运用大融合、大共享、大应用思路,深入推进“三大智慧模块”建设,着力打造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社会治理信息系统。据介绍,我市对标“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目标要求,加快“雪亮工程”建设进度,整合二、三类视频1273路,新建前端感知设备237个,有步骤地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向社会末梢延伸,极大地减少了社会治理盲区。

“网格化”多元共治,为基层治理注入生机活力

社会治理创新,根子在基层。如何让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真正发挥优势,打破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层级较多的瓶颈,实现其整合相关资源、提高服务效能的价值?

岷县西江镇给出的解法,是积极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构建“一核多元,联动共治”网格化社会治理体系,逐步形成“中心吹哨、部门联动、信息互通、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同时,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三代表”骨干作用,积极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服务队、乡贤等“N支力量”,鼓励党员群众把小情大事摆出来“议一议”、把新风好事拿出来“亮一亮”、把困惑难事讲出来“帮一帮”,让村民真正参与到村级事务管理中来。

“我们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探索建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以路长、巷长、户长为骨干力量的‘一长带三长’网格化服务模式,通过‘路长包路、巷长包巷、户长包户’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治理体系沉不到底、群众自治主体地位不突出等问题,全面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该镇唐家川村党支部书记唐昌常说。

通过“一(级)网(格)管面盯事、二(级)网(格)跟人管事、三(级)网(格)盯人化事”的方式,做到了责任落实、制度落地、超前预警、源头化解、妥善处置,也使得我市基层改革增添了更多看得见的诚意,也让基层政府在进行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增添了更多话语权和执行力。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距离群众最近、服务群众最直接,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

“依托‘智慧岷县’平台中‘民呼我为’窗口,及时收集网格内群众需求、社情民意和隐患风险,根据具体情况分类处理,对能立即处理的,争取一次解决到位,对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报送上一级网格负责人协调解决,并将处理结果以适当形式给群众‘回应’,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对于岷县岷阳镇东城社区的第二网格长董洁来说,拿着智能手机走访辖区网格,及时发现问题,线上进行记录反馈,是她平日工作的“必修课”。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如何才能实现高效、精细运作?近年来,该社区在网格化管理服务中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大数据赋能+铁脚板保障”,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探索建立“双网四长八机制”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了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除了网上巡查,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户长‘四长’对网格内一切事务实行动态管理,统筹做好群众的信息采集、民意收集、隐患排查、疫情防控、治安稳定、安全生产、矛盾化解、政策宣传等各项工作,了解社区居民大事小情,及时化解居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急难愁盼’等问题。”该社区党支部书记任晓红告诉记者,每个季度,社区将以实际开展的各项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对网格员进行考核激励,倒逼服务真正“沉到一线”。

“我们积极构建社区‘五治’融合社会治理体系,通过‘网格+网格’双网共治,将辖区划分为4个大网格,并选配53名楼栋长和144名单元长常态化参与社会治安整治、信访事项化解、矛盾纠纷联调等志愿服务。”同样,安定区永定路东关社区网格长王丽娜坦言,今年通过入户走访、定期会议、小区巡查、平台议事等方式巧解了社区治理难题23件。

如今,这样的网格化、精准发力的社会治理模式,已在全市上下广泛铺开。截至目前,共建立社区、农村、专属网格共13853个,覆盖率达到100%,均落实实名编码,实现基层事务“一网统筹、一格通办”。

“铁脚板”踏出幸福路,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四季更迭,初心不变,群众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张奶奶,这段时间疫情形势严峻,出门可一定要戴好口罩。”近日,在岷县岷阳镇东城社区,90多名网格员像往常一样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提醒居民外出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除此之外,他们还身兼数职,政策宣传、矛盾化解、安全巡查、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每天穿梭在楼宇之间,时刻了解居民的烦心事、解决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基层社会治理,除了运用大数据,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楼长、志愿者等群体迅速集结,还组成了一波“铁脚板”队伍,他们是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眼睛”“抓手”和“触角”,真正用“铁脚板”走出了群众“安全路”。

牛炜就是安定区永定路东关社区“脚踏板”队伍中的一员,表示成为一名网格员为小区治理贡献一份力量是她的荣幸。“近期,我们及时调处了一起邻里之间由于铺设道路引发的矛盾,社区及时介入,让矛盾快速化解在了萌芽状态。”她说,在自己所服务的网格中,不折不扣地完成街道、社区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切实当好“八员”,让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更好惠及网格内的居民群众。

“自从有了网格员,有了网格化工作,办事效率也高了。我们社区居民的生活更舒心了,我要为网格员、为网格化工作点赞!”安定区福台街道社区东湖社区居民张大鹏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用脚步丈量责任,把担当写在社区,把温暖送给百姓。目前,全市已配备专(兼)14149名网格员活跃在服务群众第一线、社会治理最前端,他们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将隐患排除在细微时,用拳拳赤子之心书写平安画卷,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Cm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