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莱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园”重要指示要求,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效服务群众、促进城市更新发展,深入推进“红润梨乡·幸福家园”城市党建品牌建设,探索具有莱阳特色、县域领先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为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高品质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高位推进、协同作战,激发城市基层治理活力。聚焦破解“九龙治水、条块分割、权责失衡、力量分散”等问题,莱阳市建立一体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体系,全面理顺城市基层治理领导体制,盘活幸福家园创建工作机制。
建立“上下协同”的联动体系。强化“一把手”带头抓,成立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挂帅任“双主任”,2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委员,每季度召开1次专题会议,牵头解决涉及动体制、动权力、动资金、动利益的重大事项。设立网格治理、物业服务等5个专项工作组,明确5名市级领导牵头负责,分体系、分类别推动解决跨层级、跨部门的城市基层治理难题。强化专班一体抓,明确1名懂治理、具有街道党工委书记任职经历的市直部门“一把手”牵头,抽调组织、政法、民政、住建等10个部门业务骨干脱产专干,集中精力推进红网精治、红心物业、社工管理和阵地建设等工作,走出“一盘散沙、各自为战”的困局。强化街道兜底抓,组建区域共建、公益志愿等6个党建服务联盟,街道党工委书记任联盟主席,每月逢“7”联席议事、组团破难,旗帜鲜明让街道党工委“唱主角”。建立“一核多元”协商议事机制,社区党总支召集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召开“圆桌议事会”85次,解决停车难等居民急难愁盼问题126个。
建立“一抓到底”的推进体系。研究出台《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三年行动计划》,配套制定工作规则、社工“定岗网格”、“网格聚力”工程等6个具体实施方案,在制度层面搭起“四梁八柱”。细化“幸福家园”示范社区创建6大类、35条措施,逐一细化责任,以具体制度机制分解实化工作任务。科学谋划社区优化调整、党建引领城市“一张网”建设、国企领办“红心物业”兜底管理无物业小区等8项年度重点任务,强化“蓝黄红”三色管理,直接挂牌到每个社区、每个项目,确保月月有进展、件件有落实。实施“领题+项目”比武争先,将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市、街道和社区三级书记逐人认领1—2个项目,领题式攻坚、项目化落实。设立“幸福家园”创建擂台赛,将18个社区划为4个片区,每个专项工作组牵头一个片区,每月一观摩、每月一比武,推动智慧天龙、幸福龙门等8个社区示范向好。
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夯实城市基层治理内力。莱阳市建立人往基层走、阵地在基层建、劲往基层使的全要素保障链,为“幸福家园”示范社区建设打牢坚实基础。
“幸福家园”创建“有力量”。坚持多渠道、全方位充实社区工作力量,通过从街道机关干部选派一批、从优秀专职网格员选拔一批、从社会选聘一批“三个一批”的方式,公开选拔118名社区工作者、300名专职网格员,全市18个社区全部配备35岁以下社区书记助理。注重梯队化、专业化、职业化培养,建立以初任培训、岗位培训、进修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体系,成立4个“五好”社区书记工作室示范引领,举办社工增能“加油站”6期、培训340人次,实现社区有专门力量、专业能力抓治理抓服务。建立“一月双谈”制度,每月召开1次社工“履职大家谈”,半年进行1次社区书记提级述职,让社区工作人员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共同提升。
“幸福家园”创建“有场地”。按照“一体引领、中心嵌入、驿站延伸”建设思路,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域、群众满意的“家门口”阵地矩阵。融合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于一体,高标准建成运行占地2600平方米的城市党建综合体,辐射18个社区、125个重点住宅小区,实现主城区全覆盖纳入“15分钟服务圈”。通过规划预留、场地置换、盘活闲置资源、老旧小区改造配建等方式,新建、改扩建鸿达、七星、蚬河等8个社区服务阵地8000余平方米,解决无处办事、无处议事的难题。坚持“化零为整”,整合商务楼宇、户外劳动者驿站、城管驿站等“分散式”资源,建设20处小而精、功能全的网格驿站,为网格员一线办公、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幸福家园”创建“有底气”。制定社区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按时足额划拨社区工作经费和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实施项目化管理,优先向党组织服务群众、共驻共建和党员志愿服务等服务类项目倾斜。探索设置“浮动式”项目资金,根据社区重点项目建设等情况统筹使用,切实发挥经费使用的最大效能。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实施薪酬待遇稳定增长机制,有力激发社区工作人员的干事创业热情。支持社区工作者参加专业资格考试,获得初级、中级资格证书的,在薪酬待遇中每月给予100元、200元补贴。
多方参与、多元共治,凝聚城市基层治理合力。“幸福家园”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对此,莱阳市大力构建部门报到、物业助力、社会组织参与的工作体系,激发城市基层治理整体效应。
抓实“双报到双服务”主路径。深入开展“机关接地气、干部走基层”活动,建立完善干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8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7511名机关干部走出“大院围墙”,与社区开展“契约化”共建。今年以来,与社区确定服务项目732个,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026场次。建立干部平战结合机制,抽调302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组建30支党员突击队,到核酸检测、卡口值班等岗位一线,参与战疫服务6000余次。
抓实国企领办“红心物业”。探索实施“先尝后买”服务、“先服务后交费”等“准物业”服务模式,托底接管梨园小区、古城小区等13个基础差、难度大的无物业管理小区。成立物业行业党委,指导45家物业服务企业通过单建或联建方式,组建9个物业服务企业党支部,向尚未达到成立党组织条件的派驻党建指导员18名。建立物业“红黑榜”,每年集中评选“十佳物业项目”“十佳物业服务标兵”,对服务差、投诉多、口碑低的物业公司,由住建部门约谈通报、限期整改。目前,已培育信和、建大等6个“红心物业”示范点。
抓实社会组织与社区“捆绑共建”。设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为处在成长期的社会组织和草根团体提供入壳孵化的“众创空间”,已培育梨城春雨、蓝天应急救援队等公益型、服务型社会组织15家,在扶老、助残、救孤、助学等7个重点领域,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专业化服务。举办“红润梨乡·创益惠民”公益创投大赛,筹集公益基金25万元,助推“爱心复建·情暖童心”关怀脑瘫儿童、“大爱梨乡·情暖夕阳”改善老年生活等11个公益创投项目与社区签约落地。
延伸阅读——山东莱阳:“民情日记”系万家情
“今天仍将有高温天气,梨园小区5号楼一单元电压不稳定,需要协调电力部门抓紧检查原因、抢修电路,保障居民夏日用电。”梨园社区社区工作者张琪在“民情日记”上详细地记录着走访情况。
今年以来,山东莱阳市建立“民情日记”制度,203名社区工作者、323名专职网格员人手一本、沉在网格,扎实开展“进万家门、交万家友、知万家情、解万家难”活动,通过“民情日记”记录社区居民心头事的方式,推动社区工作人员身在岗、心到位,常态行走网格、常态服务群众。
为充分发挥“小日记、大民情”的作用,该市探索建立“民情三问”工作法,让社区党组织更加快速、精准掌握小区居民的所想、所需、所盼,解决好居民生产生活中的难事、烦心事。常态开展拉呱说事、马扎议事、街坊谈事等“三事”活动,组织“社情民意分析会”382次,在楼栋单元向老党员、老干部、老街坊收集“百姓声音”,听取对民生实事的意见和建议。实施“红马甲敲门”行动,开展两轮全覆盖“上门问需”“评事说事”,整理社情民意1.2万条。设立“周末说事日”,社区工作者、专职网格员轮流在网格驿站、邻里议事坊坐班值班,“敞开门”了解居民诉求。同时,建立“民情日记”记录事项“日清日结”制,久拖不办的亮牌督促、约谈提醒,累计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不文明养犬等问题1250件,满意率普遍在95%以上。建立“民情日记”定期检查制度,每周五下午以社区为单位统一交到街道审核记录情况,并由工作片长逐个问题分析研判,弄清、弄明白“民情账”,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山东莱阳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