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立足韧性社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核心提示: 社区是风险应对中的前沿阵地,一个有韧性的社区能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多变未知的风险并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建立能够承受灾害和恢复健康的强有力的韧性社区,可以成为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重要抓手。

韧性社区是指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或灾害事件时,社区能够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到灾害预防、应对、抵抗和恢复的整个过程中,表现为社区的自组织、自适应和自我恢复能力。自我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以来,社区安全一直被列为重要目标,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也已开展10年,这些举措为提高社区应急管理水平、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奠定了基础。但是,相应的措施仍属于工程学范畴,缺乏对社区内部成员自治、多元合作等方面的关注。推进韧性社区建设,是对疫情暴发以来显现出的社区应急管理问题的反思和提升,是基层治理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提升基层社区应急能力的重要方式。

着眼“全周期管理”探索构建韧性社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树立“全周期管理”意识。韧性社区建设既需要物理空间的资源支撑,也需要利用和发挥这些资源的社会空间条件与制度要素,“全周期管理”就是要从空间规划、公共服务、动员能力、应急机制等社区运转的各环节进行科学统筹。一是,在社区规划中推动建设需求“重心下沉”,从保障居民和社区生产生活需求的角度出发,充分评估社区遭遇风险事件的频率与强度,在空间布局上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应急资源配置,实现社区自身可调度、临近社区可联动,提升社区在物理空间上抵御风险与灾害的能力。二是,在社区治理中倡导主体参与“关口前移”,“社区的事让居民说了算”,推动社区居民走到社区治理的台前,着重激发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同时,基层政府退到社区治理的幕后,着力维系社区居民睦邻关系,着力培育社区社会资本,着力提升社区互动自治能力。三是,在风险处置中着力发挥“社区共同体”作用,这是因为应急救援中“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的前10分钟主要靠当事者的自救和互救,因此通过凝心聚力形成的“社区共同体”,是社区居民在地化互助协作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社区社会空间风险适应能力的关键。

完善和创新多元主体参与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2015—2030年仙台减少灾害风险框架》也指出,“减少灾害风险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伙伴关系”,因此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治理机制是应有之义。首先,政府作为韧性社区建设的主要推动者,重点是从体制机制上谋篇布局。探索在顶层设计层面推动韧性社区建设纳入韧性城市或城市总体建设规划中,开展韧性社区建设的试点示范,为建设实践提供指南;探索在落地实践层面推动社区建立应对风险能力的总体台账,摸清居民生活、空间布局、可用资源、风险点(风险源)等情况底数,推动建立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预案等。其次,居民是韧性社区建设的参与者与受益者,也是韧性社区建设中最坚实的力量。韧性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探索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项目、服务,提升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凝聚居民守护家园的共同意志和品格。就是说,当社区面临灾害事件时,社区居民能够自觉地参与到信息共享、资源调配、自救互救中来,由此形成社区居民共同体意识和社区黏性。最后,韧性社区的建设离不开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特别是面对火灾、水灾、疫情等重大公共突发事件时,让具有专业化能力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服务,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运用新兴技术提升韧性社区应急能力。新兴技术的迭代与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机遇,以信息化推进应急管理现代化是未来社区建设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大势。一是,构建社区应急治理的敏捷响应机制。社区各类管网基础设施运转情况,鳏寡孤独、困难住户家庭的群众健康情况,社区偏狭角落的安全风险情况,可充分利用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进行全方位监测,各类设备数据、预警数据、风险数据等通过大数据分析,为社区突发事件研判处置提供精准支持。二是,构建社区应急治理的信息沟通机制。灾害事件中信息的有效传递、数据共享是危机处置的关键,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手段构建上下贯通的应急管理数据平台,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双向沟通,为应急决策提供源源不竭的数据动力。三是,强化社区应急装备的科技支撑。无人救援车、智能机器人等装备的应用能够提高处置效率、降低人员风险、促进应急力量精准配置,是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手段。总之,伴随着信息化在韧性社区建设中的深度参与,韧性社区与智慧社区的衔接耦合机制日益凸显,催生了数据驱动、人机协同、弹性预留的韧性社区建设新模式,这成为社区基层提升预警监测水平、提升精准治理效能的重要支撑。

加强安全教育与应急演练培育安全文化。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安全教育不能“深藏闺中”,应该走入“田间地头”,建立起集意识、责任、教育等于一体的安全文化环境。一方面,补齐普通民众安全与危机教育的短板。在传统科普宣传的基础上,着重创新社区安全文化培育形式,可利用融媒体、视频直播等贴近民众的鲜活形式,也可利用文艺创作、社区汇演等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知识宣传,提升社区居民防灾安全意识。同时,探索形成常态化应急演练与体验机制,在社区周期性的开展火灾、地震等形式的演练,引导社区居民广泛参与,提升居民自身的应急处置技能和心理调适能力。另一方面,打造青少年安全文化“第二课堂”。安全教育在进教材、进课堂的基础上也亟待走进生活,探索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置情景模拟课堂,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智能穿戴等技术,学生可观察体验火灾是如何发生的、触电感觉、溺水如何急救等,真正发挥“第二课堂”对校内知识的补充和拓展作用。通过安全文化的培育提升居民对危机的认识、锻造居民应对危机的能力,营造自救、互救、公救的社会风尚,做到灾害面前众志成城、临危不惧。

韧性社区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系统的长期性成长目标,需要从战略性的高度出发,不仅要有防灾减灾救灾场所、设施设备等物理环境建设,更重要的是探索社区应急动员、特殊人群管理、应急救援协作等软环境的体制机制,变被动的应急响应为主动的社区参与,变静态的资源配置为动态的能力提升,在平时生活与战时状态间实现良性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