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观点 > 正文

全面小康社会的演进、实践成果及深刻启示

作者:詹成付,民政部副部长

全面小康社会的演进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讲人们劳作不休,希望能够过上好的生活。千百年来,“小康”一直是中国老百姓对宽裕、殷实、稳定、安宁生活的代名词,是梦寐以求的生活理想。20世纪70年代末,“小康”一词因邓小平同志的倡导而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历史意义。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谈到了20世纪末我国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从此,“小康”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概念,在经历了从总体小康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后,全面小康社会即将成为客观现实。

从党的十二大到20世纪末,让“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始终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并在20世纪末如期实现了这一战略目标。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为了实现这个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二大强调在战略部署上分两步走: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都重申了这一部署。党的十三大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就是“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党的十四大指出:“到本世纪末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国民生产总值将超过原定比一九八〇年翻两番的要求”,“人民生活由温饱进入小康”。党的十五大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为此,十五大还部署了到2010年、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这个“三步走”战略。经过努力奋斗,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郑重宣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召开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写在了我们党的旗帜上,成为我们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的目标,小康的标准得到提升、内涵不断拓展、要求有新提高。党的十六大提出我国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有序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从党的十八大到十九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新的奋斗目标,小康的内涵和要求又一次得到新的提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并在总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0年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多方面再次增加新内容、提出新要求。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一字之改,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加具体、时间更加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全面小康要惠及全体人民,从而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刻内涵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十八大以后的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进展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这五年,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明确:“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指日可待、胜利在望。

全面小康社会演进带来的实践成果

全面小康社会在前后40余年的历史演进中不仅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理论财富,而且以其丰富的实践成果在中国和世界现代化建设史上书写了感天动地的发展篇章。

经济快速发展。这是全面小康社会演进过程的最显著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以罕见的规模和速度连续上台阶: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仅有3678.7亿元,1986年就突破了1万亿元,1995年突破5万亿元,2001年突破10万亿元,2004年突破15万亿元,2006年突破20万亿元,2008年突破30万亿元,2010年突破40万亿元,2012年突破50万亿元,2014年突破60万亿元,2016年突破70万亿元,2017年突破80万亿元,2018年突破90万亿元,2019年接近100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也不断前移: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经济因十年内乱已处于崩溃的边缘,2000年超越意大利居第6位,2005年超越法国居第5位,2006年超越英国居第4位,2007年超越德国居第3位,2009年超越日本居第2位。1978年,我国人均GDP只有385元(人民币),2019年按美元折算,我国人均GDP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使得全球人均GDP过万美元的人口由此前的约15亿人跃升至近30亿人。中国经济已从改革开放之前将要崩溃、“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边缘逐渐成长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人民群众得实惠。这是全面小康社会演进过程的最根本特征。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本世纪初,人民生活水平已经实现了大的跨越,短缺经济、物质匮乏和各种票证全部成为历史记忆。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又快速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4126元,增长到2019年的42358元,年均实际增长超过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389元,增长到2019年的16020元,年均实际增长接近8%。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覆盖近10亿人。1.7亿户、约37.5%的家庭达到中等收入家庭标准。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551万,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我国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这是全面小康社会演进过程的最独特标志。从世界历史看,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都会遭遇更多的矛盾和挑战。中国问题在于发达国家曾经遇到过的矛盾和风险,我们遇到了;发达国家不曾遇到的矛盾和风险,我们也遇到了。中国的成功在于把人放在发展中的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及时发现矛盾和风险,有效应对矛盾、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全方位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相结合,既时刻警惕“黑天鹅”,又积极防范“灰犀牛”,有力促进了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放在最高位置,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经过艰苦努力,我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复工复产复学,在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的不利情况下,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恢复到3.2%,外电评论道,“中国或成今年世界经济唯一亮点”。既要有效防控疫情,又要稳妥恢复生产、发展经济,这对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中国做到了!亿万人民群众从切身的感受中、从中外抗疫行动的鲜明对比中,更加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热爱社会主义中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全面小康社会演进的实践成果,直接表现为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社会和谐稳定,背后则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国际影响力的全面大幅度提升,使我国大踏步赶上世界现代化的时代潮流,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小康社会成功演进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在40余年全面小康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也看到了我们还面临的许多风险和挑战,更得到了深刻的启示。

必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凝聚起推进伟大事业的磅礴力量。这是全面小康社会演进得以成功进行的根本保障。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第一大执政党,面临的任务极其繁重、矛盾极其复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各方面的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全国人民共同目标而奋斗,就显得尤为重要。全面小康社会的演进过程,进一步诠释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让世人看清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除了人民利益没有自己私利的最先进政党。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九大,先后有8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接续部署推进小康水平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六五”计划到“十三五”规划,国家先后编制了8个五年计划或规划纲要来具体推动落实。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能够做到像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这样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25.5万个驻村工作队,290多万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组成不拔穷根决不撤退的突击队,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执政党和政府能有如此骄人的成就?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460多万个基层组织、9100多万名党员迅速行动,从重症病房到城乡社区,从工厂车间到科研院所,都是共产党员冲锋陷阵的身影,成为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世界上有哪一个政党能够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与人民心心相印、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更难能可贵的是,党在加强全面领导的同时,不断改进和完善领导方式方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目标任务去共同奋斗。全面小康社会演进过程昭示人们,只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始终坚持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的事业就会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必须与时俱进地完善党的执政布局。在全面小康社会的演进过程中,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展开了党引领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广阔空间和宏伟画卷。想当初,我们党从解决群众吃饭问题、温饱问题入手提出了“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当这样的目标实现后,党又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样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演进的过程,体现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体现了解放思想与求真务实的统一,体现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从实际出发的统一,体现了事业继承性和实践开创性的统一,使全面小康社会演进过程的每一阶段提出的奋斗目标既不超越客观现实,又不落后时代要求,是“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完美范本。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做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追求上由最初的“富强民主文明”,拓展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再拓展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建设的布局才由最初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位一体”,拓展到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三位一体”,拓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拓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演进过程昭示人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人间正道,坚定不移地贯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搏击进取。这是全面小康社会得以成功演进的重要法宝。无数事实证明,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发生了三轮经济全球化,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命运也出现了三次大转折。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第一轮经济全球化展开,中国被打入谷底,成为资本殖民主义的最大受害者。20世纪上半叶,两次世界大战使第二轮经济全球化断裂,中国抓住机会,获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起,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使全面小康社会的演进既吸吮着5000多年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又兼收并蓄着世界各国科技文化之精华。经过40多年对外开放,我国经济正在实现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已经出现了市场、资源、投资“三头”对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更大,取得了新的更大成就,并在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正确方向发展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全面小康社会演进过程昭示人们,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对于中国来说,是关键的一招,今后在经济全球化上不管遭遇多大困难,我们都不会退回去、不会重走闭关锁国的老路,而应当使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风浪搏击中去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