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发生深刻变化。推进全球治理大变革,必须深刻认识全球治理体系的新变化新趋向,突破霸权主义价值理念和零和博弈思维方式,高度重视推进全球治理规则变革的国际呼声。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积极倡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这是对当今世界局势和中国发展历史方位的战略判断。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意味着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发生深刻调整,全球力量对比正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治理规则正发生深刻变革。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变革,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全球治理变革的动因是西方与非西方力量对比的改变
全球治理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之问,是关乎未来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命题,决定着国际秩序的走向,影响着人类的前途命运。全球治理是全世界的各种行为主体通过协商方式对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进行整治和管理。纵观近现代世界历史,全球治理经历了3个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形成。历史上的欧洲,30年战争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一统天下的局面,塑造了由8个强国组成的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形成了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国际体系,显现出全球治理的趋势。然而,当时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尽管维持了世界较长时间的稳定,但从全球治理角度看是低端的,仅仅是全球治理的发端。
第二个里程碑是以《国际联盟盟约》为核心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市场的扩张,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为标志,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倡议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这一体系预示着现代意义的全球治理开始出现。由于多数国家被排除在体系之外,就其本质而言,是巩固战后帝国主义体系,维护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统治。
第三个里程碑是1945年雅尔塔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雅尔塔会议召开为标志,美国、英国和苏联等国家通过《雅尔塔协议》,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主体,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制的全球治理框架体系,为世界上中小国家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一定渠道,当代全球治理框架基本定型。
这一全球治理体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围绕美苏两个大国集团对抗争霸展开的。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对抗格局得以改变。冷战结束后,美国凭着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其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得到巩固,维护国际旧秩序的能力得以增强。然而,时代的发展并没有使全球治理走向“单一化”或“垄断化”,随着世界各种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一超多强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全球治理格局开始形成。但美国依然主导着全球治理体系及其演变方向,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和控制权。
近年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在全球治理中更加活跃,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一些老牌西方大国则呈现出社会对立撕裂、党派相互倾轧、国家治理矛盾重重等现象,国内危机和国际危机叠加,全球信任度下降。这种全球国际力量对比发生的深刻变化,对西方老牌大国在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产生重大冲击,大国关系进入全方位角力新阶段,世界的权力结构第一次出现了向非西方世界转移的趋势。
全球治理格局和框架逐步朝着由个别西方国家主导向世界各国共治转变。“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正是新兴力量的崛起所促成的世界格局、国际权力和全球治理的“东升西降”,堪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全球治理变革的先导是治理价值理念的改变
观念是变革的先导。全球治理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治理规则和模式。长期以来,全球治理都是在西方国家的主导和控制下,与此并存的是西方霸权主义的价值理念、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这种霸权主导的全球理念和思维以新自由主义思想为核心、以强权政治为特征,希望多占便宜、少承担责任。
正是在这种治理理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下,全球治理长期被西方少数几个国家所掌控。这些国家在全球治理中经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毫不顾忌其他国家利益,甚至肆意践踏或牺牲他国利益,导致当前全球治理面临诸多矛盾问题,世界范围内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种族主义泛起都与这种价值理念有着密切关系。特别是某些西方大国,在抗疫需要全球团结的时刻,执意奉行本国优先,推行孤立主义、单边主义,挥舞制裁大棒,霸凌威胁国际机构,成为全球安全与稳定的最大麻烦制造者。
事实上,全球治理议题覆盖全球,涉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理应是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平等对话、积极尽责的过程与活动。尤其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广大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的不断崛起,全球治理的重心和话语权越来越向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倾斜。
在这一背景下,原有的霸权主义价值观已经很难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作用,全球治理也将越来越向着更加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尤其当前,广大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倡导的合作、互利、包容、共赢、协商等新理念反映了人类共同价值追求和当代国际关系现实,符合联合国宪章确定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逐步赢得了全世界的认同。
可以预见,未来全球治理必然要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摒弃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寻求人类社会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共赢,推动各国多一点共享、多一点担当,实现互惠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遇到分歧应该通过协商解决,不能搞小圈子,不能强加于人。历史告诉我们,如果走上对抗的道路,无论是冷战、热战还是贸易战,都不会有真正的赢家。国与国只要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就没有通过协商解决不了的问题。”
全球治理变革的基础是治理规则的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规则为基础加强全球治理是实现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现行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规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形成的,从联合国以及各类国际组织的成立,再到形形色色的国际协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的制定,一并构成了今天的全球治理体系和框架,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全球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公共产品,总体上维护了世界秩序和国际格局的稳定,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然而,今天的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地区冲突频繁发生,传统大国与新兴大国在全球和地区的博弈更加复杂,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生物安全、气候变化、重大传染病等全球性挑战此起彼伏,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等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不断涌现。这意味着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治理框架、治理规则正在失灵,甚至陷入倒退和崩溃,已经难以有效应对当今世界的变化,无法有效协调和满足各国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新兴国家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
国际社会改革创新全球治理规则的需求与共识不断增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加速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目前,世界舞台上已经出现了由非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机制,比如金砖国家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这些组织作为全球治理变革中多边参与的产物,对世界全球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话、协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全新模式,也将为未来全球治理探索有效的体制规则,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为有效的方向发展。
全球治理变革的关键是世界携手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伴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参与全球治理愿望的增强,我国为完善全球治理不断贡献着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各国能否主动接受、积极践行、携手同行,是当今世界推进全球治理变革走向成功的关键。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这个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旧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不复存在,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再也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构建什么样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对世界好、对世界各国人民好,要由各国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说了算,不能由少数人说了算,更不能搞实用主义、双重标准,合则用、不合则弃。世界各国应跳出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老框框,深化和平合作、平等相待、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伙伴关系,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共同携手磋商规则制定、共建公平秩序、共享全球治理成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积极变革现有规则。推进和完善全球治理必须坚持规则导向。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的风险和挑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长期以来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治理体系和治理规则已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推动全球治理规则改革完善,构建广泛参与、包容开放的多边制度框架及秩序,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对话、协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重要平台和制度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争、殖民、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尽管现行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规则并不完美,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推进全球治理规则变革却不能颠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以及以主权国家为基础的现代全球治理框架,而是使其更加公平合理。
我们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应该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积极完善现有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规则,推动对海洋、极地、网络、外太空、人工智能、核安全、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的制定,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增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话语权,使全球治理规则能够反映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和人民的意愿和利益。
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创造性提出世界各国人民要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崭新的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和解决全球治理问题的中国方案,鲜明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体现了我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世界胸怀,体现了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为变革当前的全球治理指明了方向,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2017年3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第2344号决议,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当前,面对严峻的全球性挑战,面对人类发展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的抉择,世界各国只有通力合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家园,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中,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