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面推行“一肩挑”、完成村社换届之后,2021年初,浙江金华迭代升级以村务监督制度为核心的“后陈经验”,从人员、流程和技术三个维度,织密农村组织运行监督网,把集中的权力转化为干事的动力,推动农村源头善治。
考评村上算全链条管理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怎么当?一要突出‘驻村’的定位,二要突出‘第一’的标准,三要突出‘书记’的职务……”近日,在金华市村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上,10名第一书记聚焦建强村级班子队伍、指导村务决策公开、规范村级三资管理等,提举措、讲方法、谈感悟,赢得学员阵阵掌声。
“一肩挑”后村级权力更加集中,给村级事务监督带来挑战。金华打破以往只在软弱涣散村和经济薄弱村派出第一书记的做法,向全市2851个村全覆盖选派驻村包村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由当地熟悉村务运行的机关干部担任,带着组织关系专职驻村,重点做好参与议题酝酿、把关政策执行、指导决策程序、审核会议记录等4项监督指导及参与村级财务、工程项目建设等7大类事项监督,每季度向本村党员群众进行口头述职、接受评议,每年底由县(市、区)委组织部进行专项考核,并将结果作为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全覆盖选派,还要全链条管理。金华将第一书记队伍能力素质提升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分层分类开展培训;建立选派任职、履职管理、教育培训、作用发挥、考核评议等全链条管理机制,使第一书记成为强化村务监督核心力量。
权力墙上看一张图规范权力运行
“务工人员为张德洪、陈中广,务工内容为平安巡防、外来人员登记,每人金额80元……”每月15日,武义县履坦镇叶长埠村的财务公开栏前,村民都会饶有兴致地查看村里误工补贴发放情况。“以前村里安排临时用工,轮到的总是那么几个人。现在按照临时用人用工流程图,发起、审批、监督,都被一一画出来、晒出来,村干部再想玩‘猫腻’就难了。”村民叶根友说。
金华扎紧村级权力运行制度笼子,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基础上,聚焦农户建房、工程建设、印章管理等11个方面,设置32项统一规范的小微权力运行流程模板,对村级重大事项决策、资产资源管理、宅基地审批等重大事项,公开程序步骤,做到阳光透明操作,确保村务操作标准化、权力监督可视化。
小微事项清晰了,重大事项怎么办?在乡镇层面,建立村级重大事项提级管理制度,对大额资金使用、工程建设等7类事项,强化事前报备审核和全程监管评估,对工程造价超过合同价10%的,实行熔断机制。在村级层面,推行重大事项票决制、财务联审联签制、村事早会制,确保权力在制度框架下运行。
村务掌上办一键式赋能乡村治理
村级事务纷繁复杂,如何让村民办事“最多只跑一次”?金华把整体智治理念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开通“村务清廉钉办”平台,将困难补助申请、印章使用等24个村务高频事项搬上“便民服务”模块,线上发起申请、同步发送审核、限时回复意见、公开办理过程,实现“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审批、零自由裁量、高效率办结”。
此外,村级权力运行情况以党务、村务、财务、清廉村居等4条路径及时上线公示,村民可随时点阅监督、提出质询,村干部线上解释答复。
如今,“村务清廉钉办”平台还与基层治理四平台进行链接,构建起问题收集、分办、反馈、评价工作闭环,构建村级事务掌上办公、监督、公开、治理的农村智治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