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和关键环节,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基层和谐稳定。近年来,沿河乡在基层社会治理上狠下功夫,坚持“领头雁”为村民自治引路,小院落为村民自治赋能,网格化为村民自治增效,推动沿河乡村治理能力提升。
“领头雁”互帮互助共发展
在沿河乡村治理中,乡贤和支客士必不可少。乡贤有品德、有才学为乡人推崇敬重;支客士穿梭在十里八乡“红白喜事”的迎宾宴客中,见识广、品行好、乐意助人。他们在老百姓心中威望颇高,具有凝心聚力的作用。
今年55岁的刘尚召就是沿河乡联坪村出名的支客士。他当支客士已有20多年了,村里大事小事都有他的身影。“我是个爱‘凑热闹’的人,村里大小事都要喊我去看一看、管一管,我也能把事情给大家办周到。”刘尚召说,“各种惠民政策,我也可以给他们宣讲到位。”
周英是沿河乡红岩村年轻能干的女强人,她不仅通过自己双手增加收入,还向留守妇女、残障人士传授织染、刺绣、手工艺品制作等技艺,带动村民增收。
“我在家带小孩的同时学会了做手工,后来我就带着姐妹们一起做,挣点打杂钱。空闲的时候我也带着她们跳广场舞,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周英说。
院落有商有量解难题
乡贤、支客士、妇女代表是沿河基层治理的闪光点,而院落便是基层治理的串联线。
早年间,沿河乡各村大量村民搬迁到河谷地带居住,集中居住点中包含本村人、外村人、外乡人,这即增加了组织管理服务难度和沟通成本,又让村民们缺乏融入感和归属感。
2019年,沿河乡结合实际探索出“大网格+小院落”基层治理新模式,率先在红岩村试点。以村社和农户居住分布情况为基础,20-40户相邻住户为院落,让村民自行选出德高望重的人为院长,本着“大家事,大家议”的原则,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格、了事在院落”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
“我们有什么问题,就坐下来在我们的院落商讨。比如院落的饮水问题、垃圾池的修建问题,我们经过商量,报告到村委,很快就解决好了。”沿河乡红岩村场后头院落长张履彩说,“以后我也会尽职尽责的当好这个院长,把我们场后头院落打造得更好。”
经过三年的实践,院落治理模式取得显著成效。现在院落治理已覆盖全乡,共有院落65个。
党建网格引领全域
以点为引,以线为联,以网为整。沿河乡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与“村+基础网格+院落”对应的三级管理网络,在网格中保障2-3名乡村干部,加强与院落的联系;建立乡村院落三级群众说事处,畅通群众表达渠道,发挥退休干部、党员干部、乡贤、院落长等作用,收集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构建起多元主体联动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推动乡村善治振兴。
沿河乡北坡村1社村民康大学说:“这一种网格化的基层管理模式我觉得很好。大家有事就聚在一起讨论,这样不仅促进了邻里之间的关系,还商商量量的解决了事情。我希望这种模式能够一直延续下去,为我们老百姓解决更多的事情。”
如今,沿河乡基层治理从“一盘散沙”向“步调一致”聚变。各村以领头人、院落、网格作为服务群众的直接抓手,创新乡村治理思路,做到“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实现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升。
沿河乡宣传委员刘洁说:“下一步,我们将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通过共建共享,将沿河打造成积极向上、幸福宜居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