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宏伟蓝图,照亮治理未来;一条实干路径,指引奋斗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社会治理创新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面总结了巨大成绩;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高瞻远瞩地指明未来方向。
如何从成绩中总结经验,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跃升?如何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书写“中国之治”江西新篇章?党的二十大江西省代表团的代表们讨论热烈。
制度和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之基。新时代十年,江西把脉“堵”与“通”,融通“稳”与“进”,聚焦“法”与“治”,不断夯实治理基础、完善治理体系、疏浚治理源头、增强治理实力,不仅探索出了一批“小而精”的治理方法,更打造出了一批全国叫得响的治理品牌。
“无论是市域社会治理试点、社会治安防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还是综治中心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制’的优势不断凸显。”对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巨变,省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林强代表感受深刻。
在他看来,充分释放“制”的优势,做好“治”的文章,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迈向现代化之路的“密钥”。他表示,下一步,将坚决把报告精神吃透把准,紧扣社会治理重点难点堵点,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式手段创新,横向构建共治同心圆,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社会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冷暖,考验的是“绣花功夫”。近年来,江西把握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的新趋势,用一张“网”众多“格”,将治理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
如何实现服务精准投送、治理精准落地?作为从事社区工作12年的“老社区”,南丰县琴城镇琴台路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小娟代表有发言权。
琴台路社区是一个有着12381名居民的大社区。社区依托7个一级网格、14个二级网格和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千家万事网上解。不仅如此,社区还把教育、就业等72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圈”,实现民生事就近可办、全程可办;开通“社情民意直通码”,让居民烦心事“码上提”、马上办;借助“在职党员报到”微信群,社区118名党员一呼百应。“以前有了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现在网格定人、定责,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数字赋能给社区治理嵌入‘智能芯片’。”黄小娟代表表示。
对于未来,黄小娟代表目标明确:“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朝着智能治理的方向走下去,进一步推动干部扎进网格、服务嵌进网格、资源聚进网格,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是社会治理的重中之重。看似一件件小事,却是关乎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这些年,江西健全完善市县两级一站式专业化、行业化调解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综合机制,依法、就地、高效处置化解矛盾纠纷。
来自基层,更懂基层。扎根信访一线30年,景德镇市委信访局副局长姚石玉代表清楚基层治理的痛点,更懂得其中的窍门:“要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
2014年,他在珠山区搭建起“百姓说事”平台,把信访工作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把领导请到现场,干部“下访”解决信访问题,激发“两代表一委员”、律师、老干部等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8年来为群众解决问题2.8万余个。小小的平台,架起了一座座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抓住了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和痛点。”姚石玉代表表示,将把要求贯彻到工作中,为民解难、为党分忧。
在江西,社会治理为什么能不断深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共建共治格局,已在全省各地基本形成。
2020年,以贵溪市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泗沥人民法庭庭长周淑琴代表名字命名的家事审判工作室成立,成为老百姓诉烦忧、解难事的地方。在周淑琴代表看来,“人民法庭作为社会治理重要主体之一,既要‘庭上办案’,也要‘庭外做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庭外、处置在源头。”
如何更好实现良法善治?她有自己的思考:“进一步发挥人民法庭的优势,变后端为前端,变被动为主动,在更大范围、更广方位、更深层次参与基层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