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与经验 > 正文

梁正:数字技术助力基层韧性治理

作者:梁正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数字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实现基层韧性治理的有力抓手,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技术赋能”与“技术赋权”双轮驱动的理想状态下,能够释放韧性治理能力的韧性基层组织将逐步形成。在运用数字技术手段助力基层韧性治理过程中,需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相适应的权力配置机制,大力推动建设朝向韧性治理目标的组织体系。

“韧性”(resilienc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生态学教授霍林于1973年在其著作《生态系统韧性和稳定性》中提出,是指系统在外部扰动时恢复稳态的能力。此后,随着生态学、工程学领域对于“韧性”的研究不断成熟,“韧性”理念逐渐被运用至应急管理领域,强调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近年来,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尤其是当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数字技术及其应用被引至政府治理中,“韧性”的内涵和外延愈加丰富,“韧性治理”成为当前治理领域的一个新热词。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着重强调“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将数字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摆在重要地位。实践也表明,数字技术手段的应用是实现基层韧性治理的有力抓手,也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充分发挥数字技术手段优势,将数字化思维融入基层治理全生命周期,为基层实现韧性治理提供能力保障。基层实现韧性治理的前提是自身具备强健的治理能力,因而,有必要将数字技术手段贯穿到基层治理的全生命周期,以提高基层治理效能。一是借助数字技术建立自动预警系统,实现关键问题的精准识别和研判,从而在第一时间甚至预先完成响应,为应对危机风险预留黄金时间。二是借助数字技术辅助行政决策,尝试探索实现基于多维度数据深度分析的科学决策方案供给,而不再停滞于数据“看板”功能的实现。三是利用数字技术探索提高政策执行效率、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的方式方法,例如整合资源搭建基层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从而提升整体治理效能,进一步打造整体型、高效型、服务型政府。四是依托数字技术对基层政策执行过程进行全程把控和监督,并实现对政策执行的效果评估,以便适时调整政策方案内容。基于此,基层的治理能力得以提升,为韧性治理的实现筑牢能力基础。

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相适应的权力配置机制,实现技术与机制的有机融合,为基层实现韧性治理提供机制保障。随着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其所担负的治理任务及责任相应增加。尤其在引入数字技术后,政府权力形态随着基层治理能力的提高发生变化,因而需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权力配置机制,使技术与机制有机组合,更好发挥组合效应。其一,上级政府需在可控边界范围内适当下放权力,充分调动基层自主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基层探索智慧化、精细化治理模式,进而助推基层韧性治理的实现。其二,在数字技术应用下政府趋向整体化,基层平行单位间需深化合作内容与合作模式,有序共享行政权力,大力推进数据共享、业务协同,进而增强应对外界冲击时的稳固性。其三,在数字技术应用下,政府不再是孤立的治理主体,与外界的联系愈加紧密,因而需探索政府与市场、社会、民众之间新的合作方式。通过营造良好治理生态,实现还权于民,激发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提高整体治理的效率效能,实现1+1>2的效果。基于此,基层的权力配置模式得以优化,为韧性治理的实现提供机制保障。

大力推动建设朝向韧性治理目标的组织体系,主动应对组织变革趋势,为基层实现韧性治理提供组织保障。数字时代不仅为组织变革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组织作为应对外界冲击的核心主体,亟需建立稳定的组织体系,以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首先,打造学习型组织,提升基层组织学习能力,鼓励组织成员不断学习知识、开发技能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就学习内容而言,不仅需要提高基层公务人员的数字化思维和数字化应用基本实操能力,还需要提升基层组织在应对外部变化时的危机管理能力、公众参与能力等,以维持组织的活力和秩序。其次,匹配与数字技术相适应的科层体制,打造平台型政府,以提升行政效率效能、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导向整合功能、优化结构,以期在多元非线性的情境中实现组织内外的动态平衡。最后,以打造韧性组织为目标,同时吸纳应对数字时代机遇和挑战所需适配的相关制度要素,建立形态更为稳固的、内容更加丰富的新型制度体系,进而降低基层治理过程中的成本损耗,使得基层组织更易应对外部潜在的强烈冲击。基于此,基层的组织体系得以深化,并为韧性治理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