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践与经验 > 正文

经验做法|漫洼乡:“五治融合”促进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

初夏时节,万物并秀。走进漫洼乡,道路两侧干净整洁,一幢幢房屋错落有致,田地间一片生机勃勃,一张张笑脸幸福满足……。乡村的美丽“嬗变”,彰显出“五治融合”促进社会治理、助推乡村振兴取得的明显成效。

近年来,漫洼乡立足自身实际,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强化政治引领,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坚持全乡一盘棋,强化组织推动。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政治建设为保障、服务群众为目的、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树立以各村党支部为推进乡村治理的“主心骨”,村“两委”成员为“ 主力军 ”,党员户为党群联系的“连心桥”,全面推动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乡党委统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重点工作和重大任务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组织全覆盖、治理无缝隙、服务不打烊”的治理格局。

强化法治保障,激发基层治理内力。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推行“一村一法律顾问”,定期联系组织律师下沉联系村,开展免费法律宣传和咨询服务。大力培育“法律明白人”,培育懂法律、热心公益的队伍,深入推进乡村法治体系建设。建立人民调解员队伍,发现并解决矛盾纠纷。截止目前,全乡共建立人民调解队伍12支,共受理矛盾纠纷17件,调解成功17件。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始终坚持将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强化德治先导,坚守基层治理定力。突出“德治”教化,培育文明乡风。整合资源夯实德治基础,实现乡村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道德讲堂、“红黑榜”等村村覆盖。同时,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宣讲会同道德讲堂相结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的好人”“最美志愿者”“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书香人家”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孝敬老人,礼让宽容,团结和睦,激发社会正能量。

强化自治协同,增强基层治理引力。不断加强村民委员会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着眼搭建群众参与平台,积极倡导“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群众的事,群众说了算”的群众说事机制。积极探索基层治理与志愿服务相融合的道路,成立乡、村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通过开展“移风易俗倡文明、婚丧简办树新风”活动,引导村民群众成立红白理事会,不断激发村民自治内生动力,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强化智治支撑,提升基层治理效力。积极推行“互联网+综治”模式,高标准建设“雪亮工程”综合调度平台,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标。全乡43个“雪亮工程”点位,24小时巡防,有效破解了“看不见”的问题,打通了基层治理的视觉盲区。通过运转“定西综治”App,形成巡查、报告、解决、督查闭环管理机制。大力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推行“四办”工作法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便民举措。推动“甘快办”“i定西”等便民小程序的注册使用,把现代科技与网格化乡村治理紧密结合,让生活越来越“智慧”。

青山绿水寄乡愁,初心一如来时路。漫洼乡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问计于民,凝心聚力、实干为民,扎实推进“五治融合”,倾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宜居乡村。

责任编辑:张青青